《乡音》2024年第11期刊发邯郸市政协主席 、党组书记韩俊兰的发言摘登《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》一文,现予以转发,全文如下。
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势在必行。近年来,邯郸在全国率先推出了“政府支持、村级主办、群众参与、互助服务”的农村养老新模式,并在全国推广。围绕完善政策保障体系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,建议如下:
强化系统思维,坚持顶层设计。建立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部门负责、社会参与、集体互助、家庭尽责的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格局,并纳入市县(市、区)党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。出台相关法规政策,为农村养老特别是互助幸福院、邻里互助点提供政策支撑。将“党建+农村养老服务”纳入各级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,把养老服务纳入村党支部书记“双述双评”。
拓宽服务渠道,提高供给质量。拓展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功能,每个县至少建1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。推进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,将专业服务延伸至农村幸福院、邻里互助点和居家老年人。推动村卫生室、乡镇卫生院与农村幸福院高质量共建,提升医养综合保障能力。
盯紧关键环节,强化要素保障。鼓励支持高校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,开发养老护理员公益性岗位。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用地用房保障,统筹安排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,并纳入村庄整体规划。强化财税金融支持,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运转费用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所需资金列入预算,积极发展养老金融。
创新机制举措,提升服务水平。在村委会设立养老服务联络员岗位,建立服务机制,定期走访察看村内孤寡老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。建立省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,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匹配。完善老年教育网络,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,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。